2020年、2021年
省教育厅先后进行了两批
河南省义务教育标准化管理
示范校、特色校认定
两年时间
这项义务教育学校管理能力提升工程
已遴选出近400所学校
接下来
我们将陆续走进部分
第二批义务教育标准化管理
示范校、特色校
看看他们是怎么做的
我们能从中吸取哪些好的经验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
第二批义务教育标准化管理示范校
洛阳市洛龙区第一实验小学
01校长感言
洛阳市洛龙区第一实验小学校长王永民:
让习惯养成根植校本化课程体系土壤,让小草和鲜花享有同样的阳光
02现场展示
王永民现场展示学校标准化管理工作
03创建侧记
洛阳市洛龙区第一实验小学自建校以来,秉承“教育就是培养习惯”和“让小草和鲜花享有同样的阳光”的办学理念,坚持“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办学精神,坚持做好做实养成教育,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格局。
学校努力使教师习惯、学生习惯、家长习惯,都在校本化课程体系这块肥沃的土壤中,得以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走上了一条良性循环、可持续发展之路。
学校现已发展为一校四区,被社会广泛誉为“有思想的学校”。
研发校本课程“养成”良好习惯
学校围绕养成教育,通过校本课程体系开发,努力培养学生习惯、教师习惯、家长习惯,实现学生、教师、家长三者科学、和谐、可持续发展,打造“三位一体”教育新生态。
学生方面:学校依据学生特点和学校育人目标,研发体育拓展、文明礼仪、劳动探究、音美艺术和科技制作五项实践课程。
学校以“月养一习”为抓手,通过希望之星评选和年级养成教育成果展示等,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好读书、会写字、善思考,良好的生活习惯——爱运动、讲卫生、守秩序,良好的礼仪习惯——会尊重、讲诚信、懂感恩。
教师方面:学生习惯的养成离不开教师的示范和培养。因此,学校坚持加强教职工综合素养的提升和习惯的养成。
学校成立了教师乐团,开设教师书法、朗读、国画培训等课程,既丰富教师的校园生活,也让教师习得技能;开展“阅读悦美”“师生同读一本书”“最美朗读者”“读书交流会”等活动,培养教师阅读习惯;坚持开展撰写教育叙事、教学反思和课题研究及案例分享等活动,培养教师研究和反思习惯。
家长方面:学校努力探索和谐、互动的家校关系,通过开展品味书香、亲子共读、书香家庭评选和“我的阅读故事”评选等系列活动,培养家庭阅读习惯;通过学校开放日、亲子研学、每日家务、家风家训和“我的育子故事”征文等活动,培养家长良好沟通习惯;通过组建家委会、组织家长志愿者护学岗、开展家长分享课和家庭教育沙龙等活动,培养家长有效参与教育活动的习惯。
聚焦团队教研“养成”理想课堂
学校以日常的研讨课为抓手,充分发挥一校四区大教研优势,发掘课堂文化,提升教师教学艺术,创设平等、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构筑理想课堂。
学校坚持 “补短板”与“拉长板”并重,充分发挥每位教师的能力。
语、数、英三科的教学团队,每周二、周三、周四上午在学校录播室开展“同课异构”和外出学习汇报课、移植课活动,集体研评。
体、音、美等综合学科教师,每周进行一次公开教研课,校领导和综合科教师全员参加,课前研磨,课后研讨,教师反思,领导点评。
同时,学校每月分学科举行一次四校区大教研活动,汇集众智,专题研讨,确定方向,实施推广。
学校集全体教师智慧,组建学科资源库,明晰年级知识点;利用电子阅卷系统,精准分析教学重点、学生疑难点;挖掘以“心”为本、创“新”为魂的温馨教育生态课堂教学文化——“xin养成课堂”,力求达到知识、生活和生命共鸣,努力为师生创造一个温馨和谐的环境。
坚守示范引领“养成”区域均衡教育生态
优秀的意义在于示范和引领。学校于2015年牵头成立洛龙区“养成教育”十二所学校联盟,各个联盟校同心同德、相互学习、互相促进、成长共赢、抱团发展。
6年来,联盟共进行了220余次大型交流活动,培训受益教师万余人次。通过联盟活动,各联盟校管理和教育教学均取得了突出成效,也培养和输出了大批优秀教育管理者,为促进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发光发热。“养成教育”联盟也逐渐成为洛龙区一张闪耀的教育名片。
04未来规划
2022年,学校将迎来建校20周年,也是一校多区建设实践探索的第10年。展望未来,学校将从以下三个方面开展工作,努力推动学校更好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1.制订发展规划,树立共同愿景
学校将分析总结自身发展历程,审视教育发展前沿,依据一校多区现状,从学校使命、办学特色、管理文化、评价体系、团队建设等方面梳理和规划,进一步优化办学条件,整合办学资源,突破发展瓶颈,实现多校区协同、健康发展。
2.推进集团化办学,实现“和而不同”
学校加快成立洛龙区第一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充分发挥好集团办学优势,处理好共同愿景与特色发展、师资流动与队伍稳定的关系,加强集团统一领导、资源统筹配置,落实服务指导机制,明晰各校区发展路径,强化校区合作,有力推进各校区优质均衡发展。
3.深化联盟活动,培植学校发展共同体
学校不断优化联盟校活动机制建设,实现联盟活动内涵式发展,使联盟活动走向精细化、专题化、系列化,凝心聚力,共建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