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念系统
与其更好 不如不同 扬长避短 错位发展
第三节学习的技能素养

第二节  学习的技能素养

学习的技能素养,决不只是“术”和“器”那么简单的技术问题,而是“道、法、术、器”融通、整合在一起的一个集合体的复杂问题。“道“,客观规律。道法自然,不了解世间万物规律的变化,一切无从谈起。“法”,是按客观规律办事的规则,即德行、依法办事。“术”,完成目标的技术。“器”,为完成目标,辅助技术,支撑实施教学过程的工具、设备和场地。前文说过,一个人的素养存在于社会交往中的言行举止、服饰打扮之中,而这中间的技能素养最能体现出来,那么,技能素养中的学习技能素养就更加能够体现出来。
  学习实施中的学习技能素养,其一,要把已掌握的学习技能素养最大可能地使用出来,发挥其作用。其二,在实施的学习过程中把将要掌握的学习技能素养,也要应用出来,而且要淋漓尽致地应用出来,在应用中得以巩固,不然,怎样习得。其三,就是结果。通过已掌握的学习技能素养生成新的技能素养,包括学习的技能素养。关键还看中原来已掌握的学习技能素养加上现在新掌握的学习技能素养,二者“1+1>2”,形成更大的学习技能素养,其学习技能素养的内涵与外延、功力与作用会成“几何”状增长,给学习带来的效益是可以想象的。这样的表述并不是在创编“绕口令”,也不是在“玩”文字游戏,而是在尽可能通俗化地逻辑分析教育的“怎样干(方法体系)”,我们说,有了“怎样干”,才有可能进一步生成“这样干(操作体系)”和“谁来干(执行体系)”。
  为了达到我们设置的教育目的,我们要把“道、法、术、器”进行综合应用,而它们之间又可以相辅相成,“砥砺前行”,所以,学习的技能素养不仅仅是简单的技术层面的问题,也不是简单的“器皿”——工具、设备、场地载体的应用层面的问题,而是一个人“又红又专”、“德艺双馨”,成人、成才、成功的生命成长的大问题。但也确实是一个人、一群人,以“术”和“器”为手段、为“主打”地作用于客观世界,一定是“道”也在其中,“法”也在其中,这也是我们强调、主张教育重要性的一个方面,即培养人的技能素养就是在完成教育的使命。一个有技能没素养或素养不高之人,可用吗?既使可用也不可大用,或胜任不了大用。一个有素养没技能或技能不高之人,可用吗?既使可用也承担不了“大任”,因为,心有余而力不足,不能承担起更大的社会责任。而一个技能高超,素养又高的人,会怎样呢?
  技能素养就是成人、成才的集合体,当然,学习的技能素养也在其中。      
  如果技能素养是海平面上冰山一角的话,那么,学习的技能素养就是这冰山一角中的“冰尖”部分,即“金字”塔的塔尖部分,是技能素养中的精华部分。试想:一个人有了“超强”的学习技能素养,注意,不单单有高水平的技能,还有高品位的素养,世上什么事情能做不到?
  技能素养外在呈现时,虽然“术”和使用“术”时需要的“器”多了些,好象看不出“道”和“法”,但人的任何行为都离不开他主观的价值取向和兴趣爱好。倘若两个人拥有同样的技能,一个人处在“我要干”的主动激情状态,一个人处在“让我干”的被动消极状态;一个人有责任感、有情怀、敢于担当,感兴趣,一个人没责任、冷冰冰、事不关己,没兴趣,两人虽然拥有同样的技能,但产生的效果会一样吗?
  “术”和“器”离不开“隐藏”在海平面以下的“道”和“法”强大、厚重的根基。海平面以上的“术”和“器”呈现出的越强大,海平面以下的“道”和“法”蕴藏的根基就越强大、厚重,它们之间成正比。卓有贡献的科学家,令人钦佩的大国工匠等等,都有着深厚的国家情怀、人文素养和对客观规律的正确认识、以及能够按客观规律的法则执行,如果没有这些支撑着素养,技能再高也发挥不出更大的作用,这就是“骨骼和肌肉和筋”的关系。而能凝聚这些的,就是中国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在一个人、一群人“道、法、术、器”综合方面达成的百分比,但核心素养中离不开“术”和“术”所使用的“器”,也离不开附着在、嵌入在其中的“道”和“法”。而这一核心素养面对不具体的人和人群时,是以抽象的一般概念来表述、阐释的,现实中,不同的人,不同的人群,会用自己主张的特色目标去承载、去内含这些元目标,有自己的话语体系和活动行为去实施达成,会有自己的具体抓手。那么,我们在这里主张用“培植三生内涵,健全人格体系,生成三自能力,构建能力立方”作为我们的特色抓手,以此去承载、去内含、去形成中国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使我们所教的具体的学生,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使他们“德智体美”得到全面发展。 

一、培植三生内涵,健全人格体系

学习的技能素养是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重要支撑和载体,是依托“四基”教学和“三维”训练所建构的具体内容和特色抓手。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实施中的学习技能素养,在基础教育阶段完全可以细化为“培植三生内涵,健全人格体系,生成三自能力,构建能力立方”来承载核心素养,就是通过对“三生”内涵的教学训练,使受教育者个体初步具备较为健全的人格,成为合格或优秀的公民,初步生成融入社会的三种能力。
  所谓“三生”,是指“生命”、“生存”、“生活”,即 “提高学生的生命质量,培养学生的生存能力,优化学生的生活状态”,这不仅是学生学习技能的目标,也是所有教育教学活动内容的目标。 
  提高学生的生命质量,就是了解生命,珍爱生命,尊重生命,塑造生命。了解生命,让学生知晓生命的来龙去脉,对物种的起源产生兴趣,探寻生命的奥秘,对自己在世界、在宇宙有一个定位;珍爱生命,让学生知晓生命来之不易,让学生端正自己对生命的态度,如何去珍爱自己,对自己负责任;尊重生命,是针对他人的生命而提出来的,张口骂人,动手打人,沉迷于网络虚拟世界的打打杀杀,在现实社会中无视他人生命的荒唐、悲剧事件时有发生,应该教育学生尊重他人的生命,对他人的生命负责;塑造生命,让学生知晓生命的价值取向,发挥自己生命的潜能,天生我材必有用,用理想、用智慧、用勤奋、用热情,用自己的生命或通过自己的努为让他人的生命更加辉煌,对自己、对他人生命的潜能尽可能挖潜。
  培养学生的生存能力,就是要培养“有知识、有文化、有办法、有计划”的学生。一个人能否在社会上独立生存,不仅是保护好自己的问题,还是能否对社会做出贡献的问题。当今文明社会,有知识是一个最基本的要求。在我国,知识达不到一定的水平,学生个体就考不上大学,这是指狭义的应试学科知识,就广义的知识来说,没有达到一定的知识水平和知识面,在人类社会处世为人就比较艰难,生存面就狭窄。

当代文明社会,有文化主要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个体习得了文明社会认可的高尚健康的言谈话语、行为举止,注重个人的修养,遵守社会公德,社会文明的元素较有体系地、较全面地在学生个体身上体现。这是社会文明进步的要求。当代文明社会,有计划是学生个体生存能力高低、生存质量优劣的重要元素之一。人的一生,计划条理性不强,考虑不周,计划不到,没有或不会规划自己的人生,没有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势必影响学生个体人生的发展。当今文明社会,有办法对生存来说更为重要。许多学校的教育,几乎把升学教育当做教育的全部,为了应试的分数而越俎代庖、包办代替或杜绝扼杀了除应试学科学习以外的许多学习训练的内容,使学生处于“没有办法”或有很少的、单一的、简单的办法去解决学生个体应对社会的生存问题,失去了许多学生个体在社会上生存需具有的“有办法”的生成机会,甚至连怎样融入社会去生存都成了问题。有知识、有文化、有计划、有办法是实实在在的学习的技能素养。
  培植三生内涵,使学生个体懂得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形成积极对待人生的态度,鼓励训练学生个体,能够用相应的生存办法,正确的生存行为融入到未来的现实社会之中。

在学习的技能素养培植中,只有培植好三生内涵,才能健全学生个体的人格体系。
  所谓人格,就是做人的资格。所谓人格体系就是由一系列按逻辑排列出来的互相联系而构成的做人资格的整体。我们在这里说的做人的资格体系,至少是由“做动物的资格、做人的资格、进入社会的资格、从事职业的资格、追求卓越的资格”递进相连而构成。
  人类是高级动物,高级动物是动物的一个分支,所以动物具有的资格人类理应具有。动物的资格至少有两种元素构成,“健康和竞争”,即健康的体魄和竞争的意识,充分体现了优胜劣汰。动物界的生存法则也是人类的生存法则,虽然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能够和谐、科学地妥善处理在健康和竞争前的每一个体的生存权,但从本质上讲,没有健康和竞争就没有人类的延续。
  做人的资格,除具备“健康”和“竞争”两种元素外,至少还要具备“守规和有序”。人类的规则意识和有序活动远远高于动物界,是人类有目的、有计划,形成文字语言、抽象概念,系统指导和制约人类行为的“守规和有序”。
  进入社会的资格,除具备动物的“健康、竞争”和做人的“守规、有序”等最基本的元素外,至少还要具备的两种元素是“尊重生命和奉献社会”。人类社会把对社会的敬畏放在至高无上的地位,因为人类已经懂得,生命对每一个生命个体来说,只有一次,尊重个体生命的生存就是在尊重人类本身的生存权。奉献社会,是每一个生命个体责无旁贷的责任和使命。人人贡献自己的才智,人类社会才能在宇宙中生存、发展、壮大、延续,这是每一个生命个体的义务。
  从事职业的资格,作为一个想进入、能进入社会中某一行业和领域的人,除具备动物的“健康、竞争”、人类的“守规、有序”,社会的“尊重生命、奉献社会”等最基本元素外,还要至少具备的两种元素是“技巧和事业”。就是说,一项工作是否有能力把它承担下来,是进入职场的关键。肩不能扛,手不能拿,好高骛远,眼高手低,大事做不来,小事又不做,在新生代中大有人在。而先就业再择业,这山望着那山高的攀比心态,缺少的就是强烈的事业心。一个人缺少这两种元素,是很难在职场上生存下去的。
  追求卓越的资格,除具备动物的“健康、竞争”,人类的“守规、有序”,社会的“尊重生命、奉献社会”,职业的“技巧、事业”等最基本的元素外,至少还要具备的两种元素是“领先”和“创新”。领先,就是始终在各种资格的第一方阵中,而在职业资格范围内是名列前茅,在领跑的状态。创新就是自己的革新和创造,在行业内有大的建树,独领风骚。在什么范围的领先和创新,就是在什么范围的卓越。这个范围有两方面的内容,第一,是区域的大小,县、市、省、全国、世界。第二,是职业行业内涉及的领域的大小。人人渴望成功,人人希望自己能对人类、对社会做出巨大贡献。所以,人人都在自己的岗位上追求卓越。
  可以综述一下:就人格体系而言,健康是“1”,其他都是“1”后面的零,没有了健康,“1”倒了,零就没用了,人就没有了一切。在大自然的生物链中,都是在竞争中维持着自己的领地,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就守规而言,可以说,人类之所以在动物界最强大,守规合作的意识是基石。按规则办事是自由的根基,一个自由的人,首先是一个守规的人,就是在有序中活动,有序是一个人在群体中的自省、自信的理性表现,人的遵守秩序,是生存必备的元素。尊重生命是每一种社会形态都推崇和要建构的,在世界成为“地球村”的今天,各个国家已经成为“村民组”的当下,若想成为“地球村”的“村民”,无论去哪个“村民组”,都应具备“尊重生命”和“奉献社会”的意识,奉献社会就是奉献人类,就是把自己和人类息息相关起来,当然,人类社会就会悦纳他的存在,所以,我们要奉献社会。而作为一个能进入人类社会某行业和某领域去生存、去贡献的人,还要身怀技巧和拥有事业。技,是技术,指实际的操作能力。巧,是创新,指实际的操作创新技能,技巧就是从事某项工作的独门绝技,而事业就是一个人进入某一行业和领域,把所在职业岗位视为自己生命的一部分,一个人把职业上升到事业的境界去做,是有着难能可贵的胸怀的。
  正确的方向,科学的方略,有效的方法,具体的方式,求真务实的行动,才能保证学习的技能素养的完成。“生命、生存、生活”即“提高学生的生命质量,培养学生的生存能力,优化学生的生活状态”。让学生在有限的单位时空内最大限度地收获素质教育的成果——健康、竞争、守规、有序、尊重生命、奉献社会、技巧、事业、领先、创新。这是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在培养学生学习技能素养过程中,需要认真厘定的问题,需要探索和创新的问题。        

二、生成三自能力,构建能力立方
    要培养中国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使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有文化、有觉悟的劳动者,就要在“培植三生内涵,健全人格体系”上下功夫,通过各种手段、方法、方式,培养学生的各种生存能力。
  在基础教育阶段,我们把培养训练的各种生存能力归为三类,以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行为上能自律,生活上能自理,学习上能自学”,简称“三自能力”。这三种能力的形成和提高,不但有助于学生学业的完成,也有助于为踏上社会后各类能力的形成和提高,况且,三自能力本身也是踏上社会生存必须具备的能力。
    自律,就是规范、约束好自我。法国哲学家罗曼•罗兰说,伟大的人并不是没有卑下的情操,只不过不被卑下的情操征服罢了。人世间,最顽强的劲敌应该是自我,最难战胜的劲敌也应该是自我。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首先要培养训练的能力就是自律能力。当世界观还没形成,当分辨能力还不强,当处在逆反期的过程中,当学习压力过大产生厌学情绪,控制、约束不了自己时,学习质量就会大幅下降。中小学生的智力大体相近,学习成绩和能力水平之所以参差不齐,和自我约束、自我节制的自律能力有很大关系。变外界施加的他律为主观产生的自律,是学生成熟的标志之一。所以,校本化课程体系建构与实施,无论内容还是形式,都要加入自律的内容。因为,自律是在一定的教育下养成的,自律应当是做人的一种品质,自律还是一种觉悟和追求。
  自理,是独立解决自身生活问题的能力。试想,一个连自己生活都料理不好的人,怎么去改造这个社会?可偏偏有许多学生,因学业负担过重,除了学习,其它事务大都由父母包办代替,导致自理能力极差。自理是一种基本的生存能力。在生理、心理条件都具备的情况下,对学生自理能力的培训越早越好,越全面越好,越综合越好。自理能力还要在自律的支撑下,要有意愿,有目标,有意志,有恒心地积极研修、主动锻炼。日积月累,聚沙成塔。自理能力的培养训练,要从细微处着手。处理不好身边小事的人,就处理不好所遇的大事。生活是由每件小事构成的,我们只有教会学生处理好小事,才能快乐地度过每一天。其实,自理还是养成良好习惯,形成优良品德的有效手段。
  自学,就是自己爱学习,自己会学习,自己能学习。三者缺一不可。科学的自学方法可以提高效率,是持续学习的动力。目前,中小学生普遍存在宁愿花大量时间听教师的灌输,被动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也不愿或也不爱、不会、不能花点时间自己探究性地去解决学习中的问题。不会自学的学生,学习品质不高,思维的深度、探究的能力也就不高,所以,自学能力的形成和提高,不仅仅是一种学习方法的问题,而是一种学习品质的问题,是校本化课程体系构建与实施必须关注的问题。首先,是自学方法的问题。第二,要了解自己的学习特点。第三,培养优秀的学习品质,使学生具备持之以恒的精神,使自学成为陪伴终生的习惯。
  在学习的技能素养培养过程中,学校、家庭、社区要密切结合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围绕“三自能力”的培养达成共识,联合开展融通的丰富多彩的活动,步调要一致,培养学生的三自能力。
    学习的技能素养提升要体现在现实的社会学习生活之中,体现在对学生“三生内涵的培植,人格体系的健全”上。在我国的基础教育阶段,不同年龄,根据社会要求,我们给学生提供的内容是不同的?因为学校不同,学校之间的设备不同,学生的文化背景的不同,提供的内容有可能不同,训练的能力点的安排也不同,但无论如何,在能力培养上,有两点是相同的,第一,要选择一定的内容支撑能力的训练。第二,只有确定的能力点的设计,使其成为体系,才能提供相应的内容去加以训练而得到生成。
  课程的目标如何设定,课程的平台如何打造,课程的内容如何筛选,课程的模式如何设计。有些安排可以融会贯通到《中小学生守则》中,细化到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去浸润教化,就是用三生内涵、人格体系的内容去细化、诠释、丰富、贯彻哲学概念化的《中小学学生守则》,也就避免了《中小学学生守则》的条文化、空洞化,也就实现了可操作的目标。我国《中小学学生守则》不同于国外有些国家的《中小学学生守则》,它有一个校本化二次开发的过程,如此看来,不应过多地指责,各个特定的学校只需细化即可。而自己没有去细化,又在诟病我国的《中小学学生守则》的做法是不合理、不科学的。应该说是我们特定学校自己没有二次开发好《中小学学生守则》,和国家颁布的《中小学学生守则》自身没有关系,这也可能是我国优于其他国家之处,只是我们没有换个角度去思考,才没有把好事办好罢了。
  能力是什么呢?“能力是人们有效地完成一定活动的本领或心理特征,能力总是同活动联系在一起的,而且又是知识和经验在实践中的反映。”那么在学生学习技能素养方面,应培养学生的那些能力呢?
   如果将中小学生应具备的各方面能力,用立方体的形式表述,就建立了立体的直观的概念。“生存能力立方体的自述”有这样一段文字:知识是我的底面,四条底边是由智力商数知识边、情感商数知识边、理财商数知识边和训练方法知识边构成。有了这四条底边,才使我有了知识底面这个牢固的基础。
  智力(心智能力)是我的立柱,四根立柱是由相应的四条知识底边相应组成,即智力商数的心智水平、情感商数的心智水平、理财商数的心智水平和方法商数的心智水平,我的这四根立柱使我有了强有力的支撑。有效的训练将构成我的“生存”能力面。构成“生存”能力面的四条能力边应该分别是学习能力边、实践能力边、适应能力边和创新能力边。这四条能力边的长短和优劣直接决定着我的生存能力面的大小和优劣,这四条边也直接决定着我这个“生存能力立方体”的建构。
  明确了施教中学习的技能素养能力的范畴,就会根据中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学校的区域实际,采取多种手段,做到“知识不超纲,能力不封顶”。

三、形成核心素养,享受智慧人生

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形成的学习技能素养,从根本上讲,是推动核心素养在教育实践中具象化落实的载体和有效实施的抓手。我们一直在强调元目标和特色目标的关系,没有元目标的条文内容,就没有特色目标的具体内涵,没有特色目标的具体内涵,就没有元目标所列条文内容的实现和呈现。这就好比抽象的人的概念和具体的人的呈现一样,好比抽象的男人、女人和具体的男人和女人的概念一样。我们不但要“纠结”元目标的条文内容,更要以此为出发,去“纠结”特色目标的具体内涵。核心素养的指标以什么样的表现形式呈现于每一位具体人呢?每一位具体人作用于客观世界的技能素养,作用于人、事、物的言行举止、服饰打扮是怎样的一种品质?而技能素养中的学习的技能素养又是处在核心位置,是“滋生、滋养、滋长”之“宝地”,借用“一生二,二生三,三生‘无数`”的话,人的技能素养中的“一”,就是学习的技能素养。而在学习的技能素养中具备了意向中的核心素养指标,就会外括、渗透、浸润在技能素养之中,而在技能素养之中彰显了核心素养的内涵、指标,那么这个具体的人在客观世界中的“一举一动、一笑一颦”无不彰显核心素养的内涵、指标。这就是我们为什么那么看重学习的技能素养的原因。
   形成核心素养的载体应该考虑一个人的仪式、礼仪、关系。仪式,就是形式,只不过是精致、精心、精品的形式罢了。仪式是一切活动的架构、框架,没有架构、框架哪来的空间去填充内容。我们在教育上的仪式观太淡薄,淡薄到对什么样的仪式都不以为然,都在应付,都没放在重要位置,白白流失了许多教育的机会。如果我的所有事情的仪事都象对待人生的婚礼仪式那样的精心筹备、实施,好多教育上的事情就会事半功倍,随手得来。礼仪,是交往中的规格,是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的一种态度,也反映着一个人的价值观或思想或所想,同时,也是交往过程中的程序安排,任何活动中都存在着礼仪,表现着一个人的重视程度和涵养,并不是管它三七二十一,把事办了不就完了,其实,只看结果而不看过程是错误的,结果如果是应试学科的高分的话,这个高分得来的过程是怎样的?是很重要的。抄袭是一个过程,死记硬背把所有时间都用在应试学科高分上是一个过程,在取得高分的过程中,有非智力因素情商等等的励志,有多元能力的生成,学到了解题的方法,这也是个过程。这里,都有着交往的礼仪要素,无论是对人、对事、对物,敬畏之心的交往程序的安排,就应是礼仪,我们往往看不到礼仪之中对天、对地、对顶天立地的人世间万物的敬畏之元素,这里蕴藏着培植核心素养的“N个商机”,换句话说,核心素养决定交往程序中礼仪的品位和质量,是一个人高质量生存,有品位生活的必备元素。关系,是一切活动的开端、过程、结果的介质,即纽带,在关系中都能呈现出核心素养的元素。我们每一个人,只要在客观世界中有所活动、有所作用,就产生了关系,所以说,关系无所不在,关系之中呈现着核心素养的成分,换句话说,一个人的核心素养支撑着这个人对他所作用的客观世界的人、事、物。关系的质量决定每一位具体的个人生命的生存、生活的质量。核心素养的生成,就在仪式、礼仪、关系之中,我们如何认识这些课程资源,如何将这些课程资源设计成课程产品,为教学服务,为形成核心素养服务?这些,您思考过虑过吗?

观察世界才有可能形成世界观,体验生活才有可能形成价值观,经历风雨才有可能形成人生观。
  当基础教育阶段的中小学生还没有到能够形成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年龄时间段时,中小学生总得形成点什么,形成认知?形成看法?形成道理?无论怎样,总得形成点什么,使观察、体验、经历的认知、看法、道理能恒常性的固定下来。素养,素养中的技能素养,技能素养中的学习技能素养,这可能是等量代替“三观”的最好方案。
  当一个人的成长还没到形成“三观”年龄段时,我们建议用良好习惯替代“三观”,彰显出在“三观”“驱使”下的态度,在态度“指使”下的行为,于是,就有了“良好习惯,美好人生”的阶段性教育方略,这是很好的一个阶段性教育方略,如果我们现在在这一方略的基础上,再加上学习的技能素养呢?技能是行为的技术水平,附着在技能中的素养又能决定技能的品位、品质,甚至使具有技能的人有一定的品德。这就解决了“观察世界才有可能形成世界观、体验生活才有可能形成价值观,经历风雨才有可能形成人生观”的问题,但没到形成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还要去“观察世界、体验生活、经历风雨”的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形成不了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而怎样储备形成“三观”的潜能,即蓄势待发、蓄积能量,甚至用此先替代“三观”行使“三观”的职能,为以后形成“三观”打好基础,打下坚实的基础。
   学习的技能,确实存在因附着在其身上的素养不同,导致相等技能水平的不同个体学习技能又呈现出不同的技术水平。所以,我们不但要培养学习者的技术水平,还要培植附着技能的本体的素养,之所以这样地反复强调这一点,确实是为了形成良好的“三观”做准备。在义务教育阶段确实可以尝试用学习的技能素养暂时替代人的“三观”,待“三观”开始形成,并日臻完善时,再退出,这也不失是一智慧的良策。
  形成核心素养是一个错综复杂的教育过程,但我们信奉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大道至简,所以,我们列出了形成核心素养的三个策略,其一,核心素养中的元目标附着在特色目标之中,这应是一条铁律,必须按此培植核心素养。其二,在仪式、礼仪、关系的系统的、有目的、有目标的大量课程活动中生成核心素养,这是一条必须的路经。其三,巧用培植起来的学生的“学习技能素养”替代“三观”,去支撑核心素养的形成,这是一种性价比“极高”的手段或抓手。把这“风马牛”不相干的三方面串联起来,位次还是不能乱的,还是递进之关系呢。
  实践操作领域中的行动必须讲究缜密的可操作程序,不能像哲学理论领域中的高谈阔论,只是在说说。我们建议,在继续使用好“老中医”似的“模糊的精准”教学的同时,也尽量开辟“精准的模糊”的教学,即有些设计实施的教学是定量定性级的精准,但结果可以尊重个体的差异,也就是“精准”的开始,但可以是模糊(参差不齐)的结果。教育有时就应该如此。
  我们想尽一切办法创造丰富的教学,终极目的就是尽可能高比率地达成核心素养,这不仅是个愿望,一个口号,一个理论,更是一个工程,一个实践,一个客观的结果,还是个优异的完美工程、实践、结果。

形成核心素养,我们正在路上。   

享受,物质上或精神上得到满足。首先,我们要正确使用“享受”一词,它不仅是贬义、中性的描述性词汇,它更多的应该是个充满积极向上的正能量的词汇。享受是一种经历,而且经常是高尚、雅致、向上的经历。其次,“享受”的内涵很有意思,是耐人寻味的。“抗大”、“西南联大”的物质条件如何?那是一种“享受”,艰苦的物质条件锻练人,磨砺人的意志,是一种“享受”,丰富的物质条件警醒着人,让人珍惜和感恩,是一种“享受”。精神上的“享受”呢?艰苦的创业时期,多少新中国的创业者们,“天当被、地当床”,那种理想者的精神,对他们自己是一种“享受”,对后来者的“品味”也是一种“享受”,尤其是幸福生活在当下的师生,追求着“中国梦”,是多么美妙的一种精神“享受”。第三,“享受”是一种教育的手段,“享受”中添加的内容是很好的教育资源,可以设计出许多课程产品。“享受”中的要素是需要精心设计的。应该说,“享受”是一种高水平的引领和指导,好的教育会恰如其分地应用好这一教育手段的。
  智慧,是辩别、判断,拓展、创新的能力。智慧往往用在人的理念主张和策划方略方面,往往是上手攀挂着思想(道)和观点(德)的哲学理论领域,下手牵挂着方法和技能的实践操作领域,这时候,理念主张和策划方略最需要的是用智慧将哲学理论领域和实践操作领域相链接,可以说,没有理念主张和策划方略就没有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也可以说,没有充满辨别、判断和拓展、创新的智慧浸润在理念主张和策划方略之中,就不可能有完美的、科学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对思想(道)、观点(德)要有一个明晰的辩别和正确的判断,它决定方向、走向,有时候,“由于我们走得太急、太远,以至于忘记了为什么出发”。对实践、操作要有一个积极的拓展和操作的创新,它决定能否落地结果。有时候,往往是“理论高水平,实践没下文”。我国基础教育领域,不缺哲学理论,缺的是能落地的理论指导下的实践的智慧。
   人生,指人的生存和生活。这里要说的是,人应该怎样去生存、去生活。我们说过,人的生存质量的高低至少取决于4个要素,有知识、有文化、有办法、有计划,这些都需要人的理念、策略中的智慧去辨别、判断、拓展、创造,使自己在这4个要素中丰满起来。而人的生活,离不开“同心圆”结构中的价值观、态度、行为,这些也需要智慧才能生成。
  人生是经历的组合,有什么样的经历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而经历,又分昨天已过去的经历,我们该怎样用智慧去总结?今天正在发生的经历,我们该怎样用智慧去做好?明天将要发生的经历,我们又该怎样在智慧的启迪下厚积而达成?我们决不可拿昨天的经历当成今天的信条,去造就明天的经历。昨天、今天、明天的经历组合,就是你的人生。我们该怎样对待呢?经历离不开智慧,经历就是一个人昨天、今天、明天的设计,这样的经历不是教育重要的内涵吗?
  我们在前面写的章节其实也是在设计一种经历,追求的是高标准、高水平、高规格的经历组合。好了,我们把“享受”、“智慧”、“人生”相加,即享受智慧人生”,如果做好了,是“1+1+1>3”,会形成怎样的核心素养?这里无需再论证和举例,而是需要遐想和构建。

享受智慧人生,在您的教育行为中。是怎样技术、怎样艺术的

培植三生内涵,健全人格体系。

生成三自能力,构建能力立方。

形成核心素养,享受智慧人生。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服务项目 隐私声明 用户协议
地址:洛阳市洛龙区开元大道218号报业大厦16楼1606室
CopyRight©2021-2022 洛阳智慧教育研究会 版权所有

豫公网安备 41031102000512号 豫ICP备2021028344号-1